这个小故事讲的是关于:歌曲之王舒伯特.
1814年金秋时节,在世界音乐之都维也纳,流传着一首歌曲《纺车旁的甘泪卿》.歌曲取材于德国大文豪歌德的长诗《浮士德》的片段,描写一位名叫甘泪卿的姑娘因思念情人而难以自拔的情景.乐曲以在低音区反复的钢琴伴奏,象征纺车的转动,伴以深情忧伤的女声独唱.乐曲的高潮处,甘泪卿因伤感至深而暂停纺纱,音乐突然中断;然后随着她心情的逐渐平静,音乐也渐渐恢复.乐曲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一经传唱,不胫而走.人们根本没有想到,这首杰作出自一位年仅十七岁的少年之手,这位少年就是舒伯特.
弗兰茨·舒伯特,1797年1月生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附近.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多以钢琴伴奏,然而他创作时却从不使用钢琴.他似乎完全用想像力来谱写心中的乐曲.同时,因为一生贫困,他买不起钢琴,以至演唱时还要到处借钢琴.他创作生涯的艰苦由此可见一斑.
歌曲当然是要唱的,如果有一位演员来演唱,将有利于扩大作品的影响.但那时舒伯特的名气不大,因此找一位演员并不容易.他的朋友们费尽心机,宫廷演唱家弗格才勉强答应试一试.
试唱那天,舒伯特的朋友们都很紧张,因为弗格是一位“大人物”,他的评价在当时可以说是举足轻重.倒是舒伯特很镇静,一副气定神闲的模样.
弗格准时到了.不过一见面,双方都大吃一惊,舒伯特看到的是一位高大魁伟、仪表堂堂的美男子,举手投足间有一股令人心醉的魅力;而弗格看到的是一个又矮又胖的不起眼男人,一头执拗的栗色头发,一副深度近视眼镜,毫无艺术家的气质,弗格不由得倒抽了一口冷气.
舒伯特笨手笨脚地给弗格鞠了一躬,结结巴巴地讲了几句欢迎的话,反倒把场面弄得更紧张了.弗格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不但傲慢,而且冷淡.朋友们不敢出声,这种场合说什么好呢?
弗格想早一点结束这不愉快的会面,于是顺手拿起一叠曲谱,骄傲地说:“好吧,让我们来看看你的大作吧.给我伴奏!”
第一首选中的是《泪歌》.这不是舒伯特最好的歌曲.舒伯特认真地弹着,而弗格只是出于礼貌而勉强地哼着.一曲终了,弗格心中一动,但只说了两个字:“不坏!”
第二首是《酒神甘尼美》.这次弗格有些感觉了.他仿佛闻到那芬芳的酒香,呼吸到田园新鲜的空气,顿时忘记了要保持自己的高贵和矜持,轻轻地唱了起来.
第三首是《牧羊人之悲叹》.钢琴声一起,弗格的精神为之一振,竟然忘情地放声歌唱起来.这首歌曲的旋律优美,如同春风逐渐融化了弗格内心那矜持的坚冰.
几曲之后,弗格已与进门时判若两人了.告别时,他忍不住亲热地拍着舒伯特的肩膀,称赞他的作品有引人入胜的创意.
《魔王》是舒伯特创作的又一首优秀歌曲,同样取材于歌德的诗,讲的是一位父亲抱着生病的儿子赶回家去,孩子受到魔王诱惑的故事.这首歌的伴奏难度极大,甚至连舒伯特自己也难以演奏好.但歌曲极为传神、深刻地表现了父亲的慈爱、孩子的惊恐和魔王的阴险.《魔王》印成小册子出版后,热销一时.不久弗格听到了它,便给予热烈的赞扬,说这是千古绝唱,并向公众推荐.舒伯特的歌曲经过弗格的演唱而流传德国各地,走向世界.弗格和舒伯特也因此成为一对好朋友.弗格请舒伯特到他家中做客,一起出去旅行.他俩保持了长久的友谊.
舒伯特由于染上伤寒,在1828年11月不幸去世,年仅三十一岁.人们为这位英年早逝的作曲家举行了盛大的葬礼.按照他生前的遗愿,将他安葬在“乐圣”贝多芬墓的附近.朋友们在他墓上立了一座半身铜像.铜像上的舒伯特双眼凝视着前方,好像为他没来得及创作更多的作品而抱憾终生.
一位诗人在他的墓碑上写了这样两句话:“死亡在这里埋葬了一份巨大的财产,还埋葬了更为巨大的希望.”
舒伯特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一千多首音乐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有《未完成交响曲》、《伟大交响曲》、《鳟鱼五重奏》、弦乐四重奏《死神与少女》等.作为歌曲之王,他创作的五百六十多首歌曲、一百多首合唱曲,尤其是三部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冬之旅》、《天鹅之歌》,更是使他闻名天下,并传唱至今.
以上是字典网为您提供的小故事:歌曲之王舒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