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小故事讲的是关于:史里芬计划。
1905年的一天,德国总参谋部巨大的作战室里,三个人站在一张铺着欧洲地图的桌前,地图的比例尺很大,一些不起眼的小城镇也清晰地出现在上面.
看着地图上红蓝两色的箭头,德军总参谋长史里芬低声问毛奇和瓦德西:“你们还有什么意见吗?”两人摇了摇头,但目光中却没有了以往的坚定和自信.
这两个将领在德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毛奇是普法战争时的总参谋长,为德国的统一作出了巨大贡献;瓦德西是侵略中国的八国联军总司令,在欧洲有些名气.史里芬把他们请来,是因为看重他们的经验.他们讨论的计划太重要了,关系到德国能不能在一场争夺欧洲和世界霸权的战争中获胜.不过,这样的重任由三个人来承担,确实沉重了些.
事实明摆着,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德国统一后,正赶上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浪潮,迅速发展的德国已经超过法国和英国,仅仅落后于美国,国力跃居世界第二.经济的高速增长必然引起国际格局的变化,德国在争夺殖民地问题上与英国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在争夺欧洲霸权的问题上与法国矛盾尖锐,在争夺巴尔干问题上又支持奥匈帝国与俄国抗衡.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结成三国同盟,英国、法国和俄国形成三国协约,所以德国与英、法、俄的战争不可避免,迟早要发生.
德国在地理位置上不幸地夹在三个协约国中间,一旦战争爆发,就将面临一个任何军事家都极为头痛的问题——两线作战.有什么办法呢,谁是敌人由皇帝决定,仗却要靠将领来打.皇帝既然已经选择好了敌人,他们的责任就是考虑如何获得胜利.
要避免两线作战,就必须集中力量先打掉一头,然后调转头来对付另一头.英国暂时不用考虑,隔着海峡,估计它不能迅速参战;俄国也不能列为首要目标,尽管它交通落后、军备不整,但广阔的腹地和充足的兵源却十分可怕,拿破仑都在俄国一败涂地,所以不能先去捅这个马蜂窝;只有法国是一个好目标,面积不大,部队比较集中,有利于打大规模的歼灭战.而且普法战争后,德国对法国有一种心理上的优势.以德国人严谨、务实的性格来衡量,法国人都是夸夸其谈、外强中干的家伙.再说进攻法国后,估计效率极低的俄国来不及在短时间内完成动员,即使动员了,俄国落后的铁路运输也来不及把部队快速送上前线.
“只能这样了,”史里芬扬起了略显苍老的脸,用军人特有的坚定、果断的语气说,“我们先击败法国,然后回师东进,击败俄国.用八个师组成左纵队,布置在阿尔萨斯—洛林地区,以七十个师的兵力组成右纵队,从比利时、荷兰冲入没有设防的法国北部,”
史里芬的语气亢奋了起来:“渡过塞纳河,绕过巴黎,把法国军队的主力逼到摩泽尔河一线,我左右纵队同时压进,一举予以歼灭.整个战役的时间大约需四至六个星期.”
史里芬停了一下,将目光转向地图的另一侧:“在东线部署九个师,监视、牵制俄国,估计到西线的战事结束,俄国还来不及完成战争的动员.这时,我军的主力将快速调到东线,争取在两到三个月内赢得整个战争.即使出现意外,奥匈帝国的军队也能配合那九个师抵挡一阵.先生们,还有补充意见吗?”说完,史里芬喘了一口气,坐了下来.
毛奇和瓦德西互相看了一眼,默默无语.这是最可能摆脱两线作战的计划了,以德国当时的军事实力和地理位置,计划已经物尽其用、人尽其力了.战略的本身是正确的,设计也是合理的,但成功的关键还要看比利时的抗击时间、法国的应变能力和俄国的动员速度,所以这是一个冒险的计划.史里芬心里很清楚计划的弱点,所以后来临终时还念念不忘地叮嘱接替他担任总参谋长的小毛奇:“千万不要削弱我的右纵队!”
历史证明了他们的担心不是多余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毛奇的侄子,时任德军总参谋长的小毛奇调整了史里芬计划.将西线右翼的兵力从七十个师减到五十二个步兵师和七个骑兵师,少了十一个师,而左翼纵队增至十五个师.
战争打响后,德军在进攻比利时的列日要塞时花了十二天,给了法军调整兵力的时间.法军总司令霞飞将军火速调集七个军赶到马恩河一线,与溃退的法军会合,加强了防御的力量.俄国在宣战后,不顾战争总动员没有完成,迅速出动布置在边境地区的两个集团军,六十万大军兵分两路杀向东普鲁士.小毛奇则被西线右翼初期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又抽调了两个军救援东普鲁士.法军和英国远征军顶住了开战后的混乱和损失,终于在马恩河会战中挫败了德军速战速决的战略.
当马恩河前线德军全面退却的消息传到小毛奇那里后,这位德军总参谋长知道一切都完了,速战速决战略的失败意味着德国不得不陷入两线作战的陷阱.他垂头丧气地向皇帝威廉二世报告:“陛下,我们输掉了这场战争!”
史里芬计划终因过高估计了自己力量,错误地估计了对方而失败.
以上是字典网为您提供的小故事:史里芬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