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末年,朝政腐败,皇帝昏庸,贪官横行,民不聊生,广大人民走投无路,全国处处烽烟起,揭竿起义举刀枪。八百里水泊梁山西边有个王家庄,这庄上有个叫王伦的才子,外人送号白衣秀士王伦。王伦苦读经书,对皇帝忠心,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想走科举路,可天不遂人愿,他一无金银送礼,二没有靠山,你想想社会那样腐败,他一个乡下才子怎能挤进官场啊!考了一次又一次,一次次落榜,被逼加入了农民起义的行列,到梁山落草当了头领。据传说,当时他写了一首诗:
苦读诗书志登攀,
科举乡试心冷寒;
数次落榜无路走,
只得擎旗上梁山。
白衣秀士王伦上梁山后,手下聚集了一哨人马,还有两员大将杜迁和宋万,他们带领义军杀富济贫,一天天山寨兴旺起来了,粮足兵勇。王伦感到比在家整天和文房四宝打交道强多了。
山上义军讲义气,王伦也很顺心,可时间长了,他又有些烦了,想着下山到外边玩玩散散心。到哪里玩呢?去寿张县吧,读书时去过多次,不能去寿张,想来想去,离山寨近的县城只有郓城和东平了,那就到郓城玩玩。他对杜迁、宋万说了声,带上两个有勇有谋的义军到了郓城。逛啊逛,玩啊玩,这望望那瞧瞧,比在山上强多了,玩了多半天,感到肚中饥饿,想找饭馆吃点东西。
他找了一条街又一条街,郓城县城不大,人也不多,饭馆更少了,找啊找,总算找着一家饭铺,光想吃点可口的,抬头一看,那招牌上写了三个大字“犇羴鱻”。这个招牌要搁到现在,十有八九的人不认的。为啥?这三个字都作废了,要换成“奔膻鲜”就能认识了,这是啥意思呢?你别看他乡试一次次落榜,字认的可真不少啊,他琢磨了一阵子,这饭铺里的菜没啥吃头。牛跑来,当然没有牛肉;其他肉臭了,肉放臭了,光臭味就够恶心的了,还咋着吃呢!鱼鲜还能不腥?刺又硬,咋好吃啊!肚里饿的咕咕怪叫,也不想吃。跟着来的两个义军饿的更狠,光嘟囔:“吃些垫垫吧!”王伦脸一沉,手一摆:“无法吃,回!回!”
他们在郓城玩了快一天,饿的可不轻。真倒霉,松松的,无精打采的回到了山寨。宋万、杜迁忙迎接,问道:“兄长,到郓城玩得可好?”
王伦摆摆手喊:“快快上饭!”寨上厨师送上饭,他不管三七二十一,狼吞虎咽你看他吃的那个香劲。吃完饭,二话没说,捞过文房四宝,磨墨、边磨墨边想,磨好墨,诗也打好了腹稿,提笔写了一首诗,诗名叫《一天》:
山寨住烦下高山,
郓城逛游一整天,
肚子咕噜江河倒,
也难吃下“犇羴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