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齐湣王听竽与其父不同,偏喜独吹。南郭先生只有回家。他靠积蓄买了套三室两厅的商品房,还是精装修的,过得倒也悠闲自得。
一日傍晚,南郭正翘着二郎腿看电视,突然被一条消息引得大睁眼珠:登月协会在各界人士的赞助下于今日成立……南郭一拍大腿站了起来:“他能办登月协会,我就不能也来个协会?”
第二天,一家颇有影响的报纸一版头条以大号字体报道了“宫廷音乐研究协会”成立的消息。南郭聘请俞伯牙任协会主席,副主席、秘书长等职由他一人包揽。这一招引得报社记者围着他转了三天,占了整版的报告文学,即在全国见报,“改革家”的称号便落在了南郭的头上。
接着,南郭以“协会”名义举办“吹竽学习班”,专招五岁幼童,收入学杂费达万两白银。南郭亲自授课,先讲口型、手势,又给每个学员发了一套伯牙录制的练习曲光盘,人手一册油印的自编讲义,另收十两银子的成本费。南郭还写了一本“竽声春秋”,介绍自己入宫经历及宫廷轶事,出版50万册,并举办发行仪式,亲自为读者签名,很快销售一空。
南郭富了。他经常应邀为一些乐器厂做广告,一家制竽厂从此扭亏为盈。工厂送来酬金,南郭坚决不收,又得了个“廉洁”的美名。制竽厂死而复生,引得记者们穿街走巷寻找新闻。老百姓答得干脆:我们每家买一把竽并不想吹,只是用来教育子女好好读书。否则,将来“滥竽”不能“充数”,到头来只好贻笑大方……
南郭现在怎样,详情不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已娶妻生子,后代们仍继承他的行当,有的卖假烟,有的卖假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