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年的孤独与坚持

站在岛上,四顾茫茫,他的眼泪流了下来,难道自己的一生就在麻风岛上度过?

36年的孤独与坚持

36年来,江志国一直守护在麻风岛上。在这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岛国里,他就是家长,病人就是孩子。

他是团风县麻风病医院院长。长期的孤岛生活,使他变得沉默寡言。他喜欢戴一顶黑色的遮阳帽,帽檐总是半掩着深邃的目光。在麻风岛上,他由黑发人变成了白发人。

1970年9月,22岁的乡村医生江志国被分配到麻风岛工作。一名老医生问:“年轻人,你犯什么错误了?到了这里,就是到鬼门关了!”

岛上没有路,没有水,没有电。一到晚上,野兽就来踢门。有一名医生的孩子放在屋里,竟然被狼叼走,只剩下一双鞋。站在岛上,四顾茫茫,江志国的眼泪流了下来,难道自己的一生就在麻风岛上度过?

两年后,江志国被任命为麻风病医院院长。此前,这里先后有8任院长,都是来去匆匆。他想,自己这么年轻就当了院长,肯定能干出点儿名堂来!

在几年间,他带领全院职工和有劳动能力的病人,没日没夜地干,种树、开荒、盖房、修路、打井、通电,使荒凉的小岛有了生机,病人全部住进了砖房。自1979年开始,江志国带领大家在岛上栽树,春去秋来,杉树、樟树、松树等长大成林,为岛上增添了绿色,为了防止有人偷盗林木,他们每天夜里巡山。有一年,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晚上,江志国为了追赶盗林者,差点儿翻船。最后,木材虽然追回了,他们却遭到了盗贼的殴打。

岛上还种植了各种花卉,以弥补经费不足。1989年,江志国到浙江金华学习花艺,并带回了优质种苗。自此,岛上有了茶花、梅花、桂花、君子兰、栀子花、铁树、榕树等,品种达三四十个。仅此一项,每年能有两三万元的纯收入,这些钱基本贴补给了病人。

江志国的妻子童秋香,麻风病医院最老的护士,1973年上岛,1976年与江志国结婚。岛上的生活是枯燥的,也是寂寞的。早些年,岛上狼多。一到晚上,她就把门用木棍顶住,防止野兽袭击。夏天热得大汗淋漓,却不敢开门窗。有时,丈夫外出不在家,她心里发毛,就在门上吊一个铁桶,隔半小时敲几下,给自己壮胆。她有3个孩子,都是在岛上出生长大的。30多年来,她一直无微不至地照顾着麻风病人,为他们打针发药、缝补衣服、清洗被褥,从无怨言。

在外人眼里,麻风岛是绝望之岛;而在病人心中,却是希望之岛。

那年,一场罕见的龙卷风袭击麻风岛。傍晚时分,突然乌云密布,天昏地暗,平静的水库涌起了几米高的巨浪。碗口粗的大树被连根拔起,屋顶的瓦片似纸片飞扬,整个小岛似乎都在颤动。顷刻间,屋倒墙裂,病人们吓得大喊大叫,哭成一团。

这时,江志国冲了过来,大声喊道:“不要怕,跟我来!”说完,他一边指挥医护人员转移轻病号,一边背起重病号跑。很快,病人们都转移到了安全地带。一点人数,只有77名病人,还差一个。原来,烂腿的易以波还留在屋里,江志国不顾一切地冲了进去,将易以波一把拉到背上,刚走几步,只听身后一声巨响,23间病房倒塌了,变成一片废墟。

在狂风暴雨中,病人无法过夜。于是,工作人员找来了木料,支撑起几间还未倒塌的病房,又在树林里搭了几间临时棚子,总算有了栖身之地。

第二天,江志国带领大家开始重建家园。当他正忙着指挥盖房时,家乡有人来送信:“你家的房屋被龙卷风揭顶了,你父母让你赶快回家修房子。”他想:家里出了这么大的事,是该回去。可是,岛上这么多病人没处住,眼巴巴等着修房呢!于是,他对送信人说:“我这里实在抽不开身,你转告老人家,雇几个人修房吧!”说着,他将身上仅有的30元钱掏了出来,让送信人带给父母。消息传回,父亲拄着拐杖直戳地,大骂儿子不孝。当年10月,病房抢修完工,小岛重现生机。

然而,祸不单行。1995年6月,倾盆大雨连降数天,水库猛涨,很快便淹了小岛,病房被连排冲倒。面对又一场灭顶之灾,很多病人失声痛哭。

看着破碎的家园,江志国心如刀绞。他迅速向上级报告灾情,得到了8万元救灾款。为了节省经费,他带领医院职工和有劳动能力的病人当小工、搬红砖、运石灰,一干就是半年。

当时,岛上有两条小木船。江志国每天亲自划船往返8趟运砖,从天不亮运到天黑,砖一到岸,病人们再往工地搬运,最苦的要算运石灰了,因为天热,大家都穿凉鞋,没有任何防护,脚整天泡在石灰里。白天没感觉,一到晚上,脚上的皮肤大块大块地脱落,疼痛难忍。

在外人的眼里,麻风岛是一座绝望之岛;而在病人的心中,麻风岛却是一座希望之岛。经过治疗,这里先后有21人回归社会,走向新生。

唐氏三兄弟都曾是麻风病患者,老大、老二没有治疗,相继去世。老三也患上麻风病,村里人害怕传染,垒起了一圈石头墙,把他家围了起来,不让他出门。江志国知道后,把他接到了岛上,进行了精心治疗。两年后,他的病治愈了,医护人员把他送回家中,并告诉乡亲们:麻风病并不可怕,治好就不传染了,可以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如今,唐老三靠跑运输赚钱,家里盖了楼房,两个女儿也都上了大学,日子过得很幸福。

几乎每年的春节,江志国都是在岛上度过的。除夕之夜,沉寂的岛上响起鞭炮声,他和病人们一起包饺子,喝米酒,其乐融融,有时,他还亲自下厨,炒几个拿手菜。在这个大家庭里,没有他,过年就没了味道。

在社会上,“麻风病”3个字就像瘟疫一样令人恐惧嫌恶。有一次,江志国到武汉出差,下了长途汽车,天已经黑了。他找到一家小旅馆,拿出了麻风病医院开的介绍信办住宿登记。当服务员看到“麻风病”3个字,吓得脸色都变了,说什么也不让他住,一连找了几家旅馆,都是同样的遭遇。没办法,他只好找到湖北省卫生厅,才算解决了住宿问题。

更令他伤心的是,连亲人竟然也不理解。那年,他和妻子生平第一次到北京,看望妻子的哥哥。哥嫂都是国家机关干部,长期在国外工作,见到他们格外亲热。晚上,哥嫂邀请他们在家里包饺子,在饭桌上,嫂子随口问了句:“你们在哪儿工作?”江志国说:“我们都在县麻风病医院。”嫂子顿时愣了,笑容也消失了。哥哥马上解释:“他们是医生护士,不会传染。”可是,嫂子再也不说话了,直到吃完饭,也没开过口。本来,嫂子已经铺好了床铺,准备留他们在家里住宿,此时却突然改了主意,冷冷地说:“附近有个招待所,你们去住吧!”后来的几天,哥嫂再没露面,陪同他们旅游的计划也取消了。原来,哥嫂为此吵了架,嫂子把他们用过的碗筷都扔了。北京之行,伤感之至。两人无心久留,含着眼泪踏上了火车。

这些年来,江志国的心里似乎总有一个阴影,不愿与外界交往。他从来不走亲戚,也不爱交朋友,麻风岛就是他的全部世界。县里开会时,他总是独自坐在角落,从不与人同桌吃饭。因为他明白,别人尽管不说什么,可毕竟害怕麻风病。他不愿讨人嫌。

最让他寒心的是,他的3个孩子在学校里也饱尝冷眼。当年,他们住在岛上,每天孩子们天不亮就起床,坐40分钟的船,上了岸再走四五里的山路。尤其是碰上坏天气,狂风骤起,船在水中剧烈摇晃,险象环生。可当孩子们辛辛苦苦赶到学校后,同学们都喊“麻风婆”、“小麻风”。没有人愿意和他们同桌,有的还向他们吐口水。孩子们辩解道:“我爸爸是医生,不是麻风病人。”可是,他们稚嫩的声音,总是淹没在了一片哄笑之中。

于是,老师把他的孩子单独安排在教室的最后一排。后来,老师竟然让他们转学,以免因麻风病影响学校的生源。有一次,他的小儿子哭着跑回家,说学校不让他上学了。江志国心酸地把孩子搂在怀里,眼泪止不住往下流。无奈之下,他向县领导反映了情况。一个月后,在县领导的关心下,小儿子终于复学。

为了让孩子们读书不受歧视,江志国曾向上级打报告,要求离开麻风病医院。上级领导总是答复:“等有了合适的人选,就让你走。”然而,谁又愿意来这个孤岛呢?于是,他留了下来。直到今日,孩子们都已参加工作。多年来,医院职工的月均收入不到500元,很难留住人才。不少人宁愿辞职到外地打工,也不在这里苦熬。只有江志国和他的妻子,默默地坚守了36年。如今,他眼看就到了退休年龄,可以安享晚年了。他说:“我这一辈子,最美好的时光都献给麻风岛了。就是死了,心也会留在麻风岛上。”

查看更多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链接:http://gs.zidianfy.com/gushihui_64784/
上一篇: 挑剔的待嫁姑娘
网友关注故事会
精品推荐
热门故事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