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苦竹声

1.寇准上任

窗外苦竹声

北宋年间,鄂西巴东县频发天灾,朝廷调拨了粮银发往巴东赈灾。谁知船刚到巴东,一伙儿盗贼从天而降,劫了粮银,跑得无影无踪。随后,巴东县衙破了此案,劫犯被关进死牢,但被劫的粮银却下落不明。

就在这时,19岁的寇准被派往巴东任新县令。寇准带了随从寇和,搭船赶到巴东县城,靠岸时已是燃灯时分了,寇准不愿惊动别人,就在一家客栈投宿。

客栈后面是一片竹林。半夜,竹林里忽然传来呜咽的声音,好像有人在悲切哭泣。寇准被惊醒,坐了起来。他推醒寇和,说:“你听听,好像有个女子在哭诉?”

寇和揉了揉惺忪的睡眼,听了听后说:“这是风吹后院竹林的声音,老爷想多了,快睡吧!”

寇准却说:“不对,你听,这声音越来越悲恸,越来越凄凉!如果是风,怎么能发出如此凄厉的声音?”

寇和知道寇准性情迂直,便说:“老爷说得是,只是这半夜三更,不便去寻根问底,到了明天,再去探个究竟吧。”寇准见他说得有理,便不再多说什么。

天一亮,寇准就带着寇和,来到后院的竹林。可竹林中哪有人的踪迹?两人走到竹林边,抬头一看,面前是两座新修的高楼,中间有巷道,巷道口正抵着客栈竹林。

寇和说:“老爷你看,昨晚风虽然不大,但被高楼逼进巷道里,加剧了风流,所以吹得竹林发出凄厉的声音,并不是什么人的哭泣声。”谁知寇准却说:“那我就更不明白了!”说着手指高楼,只见高楼雕梁画栋,楼匾上刻着“千灯楼”三个镂金大字。

寇准正色道:“巴东崩山滑坡,朝廷赈银又被劫,百姓苦不堪言。谁有这样大的财力,能在这寸土寸金的街心修这样豪华的高楼?”寇和挠了挠头,被问住了。

寇准见附近有几个拿扁担的苦力,就向他们打听这座新楼是谁修的。苦力们说:“谁修的?哪个晓得!只晓得老房原来是个小茶馆,茶馆老板是一个姓姚的老头儿。”

寇准问:“这姚老头现在何处?”苦力说:“进死牢了,说他就是劫赈银赈粮的强盗头子!”寇准问:“姚老头家里还有别人吗?”苦力说:“还有个女儿,出事以后就不知去向了!”寇准心里一动,正要继续问,苦力却说:“我劝你莫问了,咱们这地方是洞小鬼怪多,你再问,当心牛头马面来索命!”说着就都走了。

寇准心里疑窦顿生,对寇和说:“苦力们话中有话,其中必有隐情!县衙门虽然声言破了劫赈案,被劫的钱物却不知下落,等于是个虚破!而在灾民啼饥号寒之时,这里却修起豪华楼房!看来,我们必须重审此案!”

2.破绽百出

寇准到衙门接任后,便问县丞,粮银被劫案是谁破的?县丞连忙说:“是牛、马二位巡捕头。”寇准心里一动:“是不是叫牛头、马面的二位?”县丞说:“是,不过那是老百姓给他们取的绰号。”

寇准说:“那就将他们两人请来。”牛头马面来了,寇准直截了当地问:“你们是如何破的案?如何断定姚老头就是劫赈船的贼头?”

牛头马面说:“这姚老头开了个小茶馆,消息灵通得很,我俩一开始就对他有疑心。那天我俩装作在他茶馆里喝茶,果然发现他茶馆里有一个小布袋,是装过赈银的,上面还有封印!”

寇准问:“那被劫的银粮呢?追回来没有?”牛头马面迟疑了一会儿:“那姚老头嘴硬,打死就不招供,所以没追回银粮。”

寇准又问:“一个开茶馆的老头儿,即使他有三头六臂,一个人是劫不了银粮的,必定有同伙,那同伙呢?捉拿了几个?”牛头马面一愣:“同伙?那姚老头嘴硬,打死不供同伙,所以没抓到。”

查看更多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链接:http://gs.zidianfy.com/gushihui_59323/
上一篇: 魔方2018.3.21
网友关注故事会
精品推荐
热门故事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