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尼授徒兴学

这个小故事讲的是关于:仲尼授徒兴学。

仲尼授徒兴学

仲尼是孔子的字.孔丘周游列国,到处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但却一路千辛万苦,就是不被人家接纳.

有一次,孔子来到陈国,经年累月的奔波,四处碰壁的烦恼,再加上觉得很累,精力显然大不如过去,使他在旅馆中情不自禁地说道:“回去吧,回去吧!我家乡的弟子们志向高大,文采斐然,我还不如回去好好栽培他们,把自己的思想向他们传播,让下一代来完成我的未竟事业.”

于是,孔子从热心从政,转为投身教育.他办起了私塾(shú),来读书的学生,只要送上一束干肉当初次拜见老师的薄礼,就可以作为学费了.

有人问他:“什么样的人才值得您去培养呢?”

孔子说:“实施教育应该不分对象(有教无类),不管你是富翁还是穷人,是官家子弟还是普通百姓,是古稀老人还是年轻后生,都应该一视同仁,大家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孔子在课堂上,可不是满堂灌,而是因材施教,适当进行一下恰到好处的点拨,让学生个个开动脑筋,显示出自己的才华.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到了社会上就是有用的人才.

时间一长,孔子办学的名声越来越大,招收的学生越来越多.有人向孔子请教:“为什么您的学生都比较能思考,您是怎样教育他们的?”

孔子回答道:“我教学生的方法,主要是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勤于思考.不到学生努力想还想不通的时候不启发,不到学生要表达而表达不出的时候不开导——这样效果比较好.”

“如果您已经启发、开导了,学生还是弄不明白怎么办?”

“如果有这样的学生:举例给他一个方位,而他不能类推出其他三个方位,就是不能举一反三的,那就不再教他——因为勉强是没有意义的.”

有个叫宰予的学生,白天老是打瞌睡,一副萎靡不振的样子.孔子提醒了他几次,他每次都表示会改正,但老是改不了.

孔子见宰予已经养成了这种白天睡大觉的坏习惯,要改也难了,就批评他:“烂木头没法雕刻,粪土弄污了墙壁没法粉刷,对于你这种样子我简直不知道怎样责罚了.”

宰予说:“老师,再给我一次机会吧,我会改正这毛病的.”

孔子回答:“过去我对于别人,听了他的话就相信他的行动;现在我对于别人,听了他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动.从你的身上,我改变了以前看人的方法.”孔子前后共收了三千名学生,教出了七十二个得意门生.其中有的比较富有,有的比较贫穷,子路就是较穷的一个.但他心态好,学习认真,受到老师的赏识.孔子夸奖他:“穿着破旧的棉袍,和穿着裘皮大衣的人站在一起,却不感到羞耻的,恐怕只有子路吧?不嫉妒,不贪求,有这样品行的人,怎么会干不好事呢?”

子路谦虚地说:“和有钱的人在一起,我其实根本不在意,也不自卑.我想,穷点又有什么呢?如果去和人家攀比,就会局促不安,心情无法平静,也就学不好知识了.”

孔子当着其他学生的面,进一步鼓励子路:“能做到这样,已经很不错了,但还不够,还要在道德上进一步完善起来,因为德行的修持是没有止境的.”

孔子办学是成功的,因为在他门下,出了许多优秀的学生.孔子因而也成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

以上是字典网为您提供的小故事:仲尼授徒兴学。

查看更多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链接:http://gs.zidianfy.com/gushihui_50811/
网友关注故事会
精品推荐
热门故事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