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689年-740年),男,汉族,唐代诗人,孟子第33代。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
孟浩然的一生,徘徊于求官与归隐的矛盾之中,直到碰了钉子才了结了求官的愿望,便隐居起来,从此以后便写出了大量的诗篇。孟浩然的诗歌多为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内容。虽不无愤世嫉俗之作,但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他和好友王维并称“王孟”。其诗虽不如王维诗境界广阔,但在艺术上有独特造诣,而且是继陶渊明、谢灵运、谢眺之后,开盛唐田园山水诗派之先声。就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却落得个“浪情宴谑,食鲜疾动”而死。史书对此有详细的记载。
公元740年,即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王昌龄南游襄阳,访孟浩然,相见甚欢。孟浩然此时患有痈疽(一种皮肤和皮组织下化脓性炎症,局部红肿,形成硬块,表面有脓包,有时形成许多小孔,呈筛状,严重时,可能还会诱发败血症)。此时孟浩然病将痊愈,郎中嘱咐他千万不可吃鱼鲜,要忌口,否则以前的辛苦治疗不光白费了,而且还可能会有生命的危险。
孟浩然与王昌龄是好友。既然是老友相聚,孟浩然自然会特别设宴款待,一时间,觥筹交错,两人相谈甚欢。宴席上有一道菜历来是襄阳人宴客时必备的美味佳肴——汉江中的查头鳊,味极肥美。浪情宴谑,忘乎所以的孟浩然见到鲜鱼,不禁食指大动,举箸就尝。
结果,王昌龄还没离开襄阳,孟浩然就永远地闭上了眼睛,时年五十二岁。
我时常想,若非王昌龄山水迢迢前来拜访,现下该是有更多诸如“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般山水清恬的诗留了下来,孟浩然,定不必这么早死。然历史不可从来,孟夫子让王昌龄这么一访,竟然永诀红尘,又岂可怪罪?
有句古话说的好:“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对于孟浩然的死,想必王昌龄定会愧疚一辈子的!
查看更多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链接:http://gs.zidianfy.com/gushihui_46492/
来源链接:http://gs.zidianfy.com/gushihui_46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