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走进人类生活

这个小故事讲的是关于:机器人走进人类生活。

机器人走进人类生活

深夜,主人正在加班,机器人保姆罗伯特还不能休息.突然,它的手机响了.上面显示主人的留言:“起风了,给孩子加一条杯子(被子).”接到命令后,罗伯特轻手轻脚地走进小主人的房间,手里拿着一只杯子……

这虽然是某个电视广告中的情节,然而机器人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它正一步一步地走进我们的生活.

机器人诞生的历史并不长.1954年,美国电子学家德沃尔获得了一项“可编程序机械手”的专利,这是一种像人手臂的机械手,它能够按程序进行工作.而程序则可以根据不同工作需要来编制.美国人英格伯格想到,如果能制造出这种机器,就可像人一样干活,从事简单的重复劳动.于是,在1958年,英格伯格和德沃尔联手制造出第一台工业机器人,并很快得到了应用.

随后,他们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机器人制造工厂——尤尼梅逊公司,并将第一批机器人称为“尤尼梅特”,意思是“万能自动”,英格伯格和德沃尔因此被称为“工业机器人之父”.

“尤尼梅特”的外形不太像人,倒有点像坦克炮塔.它的基座上有一个大机械臂,大臂可绕轴在基座上转动,大臂上又伸出一个小机械臂,可以伸出或缩回.这个机器人的功能和人的手臂功能相似.

以后的数十年,机器人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大致经历了三个时代.第一代机器人是简单个体机器人;第二代是群体劳动机器人,它们出现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第三代是类似人形的智能机器人,如机器人女秘书“韦莱利”、会弹钢琴的机器人“瓦伯特”2号等,它们的未来发展方向是有知觉、有思维,并能与人对话.

1985年,世界著名的筑波博览会在日本举行.美国研制的世界第一台两足步行机器人成了大会的焦点.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日本科学家率先研制出第一台类人型步行机器人样机.2000年11月,日本又开发成功可模仿一岁婴儿行走的机器人“皮诺”.它全身有二十六个关节,脚心装有一个传感器,可测量重心;眼睛可分辨红、蓝、黄等颜色,可自测距离;能挥手,并能蹒跚行走.

与此同时,中国第一台类人型机器人终于在国防科技大学实验室站起来,走起来.这台机器人具有和人相似的身躯、脖子、头部、眼睛、双臂与双足,而且还具备了一定的语言功能,其行走频率为每秒两步,动态步行快速自如,并能在小偏差、不确定环境中行走.

机器人虽然忠实可靠,工作严谨,有许多优于人的地方,但是,它们也容易犯错误.关于机器人的笑话,一直就没有间断过.

在一家汽车制造厂里,因为管理人员给机器人输入了错误的指令,而机器人又不能判断指令是否正确.结果,一千多辆汽车的门被机器人给焊死了.再比如,机器人踢足球赛,由于电脑出了毛病,竟然自摆乌龙,将球踢进自家大门.

当然,这些小插曲不会妨碍机器人的高速发展.目前,机器人技术已达到“上天入地”的水平,但它们现在仍然不能脱离人,自行独立工作.人们希望有一天它们能够完全模仿人类的智能,在任何环境条件下都能独立思考、独立工作.

以上是字典网为您提供的小故事:机器人走进人类生活。

查看更多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链接:http://gs.zidianfy.com/gushihui_46447/
网友关注故事会
精品推荐
热门故事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