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早上,她被抬走后,小女儿进来给卧病在床的父亲喂东西时,他怎么也不肯吃,嘴里还在念叨着“今天不吃了”。女儿嘱咐他安心休息,又外出忙碌去了。
他一个人静静地躺在床上,默默地流泪……结果,就在大家都忙着操办母亲后事时,下午3点左右,他也悄悄地追随着老伴的脚步寂然而逝,前后相差仅仅7个小时。
他们的故事就像岁月一样平淡:他俩都是1930年出生的,相携离世时已是84岁高龄;年轻的时候一起下地干活,一起上街赶集,一起拉扯大7个子女;岁数大了就一起坐在门口晒太阳,一辈子没吵过架,一辈子几乎形影不离……几年前,他身体还好的时候,已身患癌症的她还骑着三轮车带着他去镇上转转;后来,他彻底病倒了,她就寸步不离地伺候着,上厕所什么的都是她扶着慢慢挪。一年前就被医院宣告病危的他,在她无微不至的照料下,竟然又多活了一年多……
真正的幸福,大多是简简单单、安安静静的。
如果说生死相依的陪伴是令人羡慕的幸福,那么,遥遥无期的等待则是一种撼人心魄的缠绵深情。
1946年,在前往加州旅游的火车上,27岁的她巧遇了自己生命中的白马王子——青年医生约瑟夫·甘特。两年后,在亲人们的祝福声中,他们步入了婚姻的殿堂。正当他们沉浸在新婚的甜蜜与欢愉中时,朝鲜战争爆发了,她的新婚丈夫被征召入伍,赴朝鲜参战,担任战地医生。
送别的那天,约瑟夫·甘特紧紧地拥着她,久久无语,最后,他说:“亲爱的,如果我在战场上出了意外,你不要等我,找个合适的人继续好好生活。”她捂住他的嘴,深情地说:“你要好好地回来,不论多久,我都会在这儿等你!”
不久,她等来了他的好消息:他写给她的战地情书,还有立功证书与勋章。在惶惶不安的等待中,她又接到了坏消息:“1950年11月30日,约瑟夫·甘特失踪了。”
她不相信丈夫就这样不明不白地死去,而是在某一个地方默默地等待着回国与她重逢。一年、两年、三年……一直没能等到丈夫的归来,在她的卧室摆放着很多她丈夫的照片还有立功证书,但是她从来不把他的紫心勋章、勇士勋章摆放出来,因为她担心被人偷走。等待是漫长而又残酷的,思念是甜蜜而又苦涩的。后来,她找了份看护孤残儿童的工作,借此弥补其膝下无子的遗憾。
为了一个重逢的诺言,她一生没有改嫁。没想到,这一等就是62年。62年后,她等来的却是一副灵柩。原来,约瑟夫·甘特在那场战斗中受伤被俘,后来因为缺医少药再加上营养不良,已于1951年死于战俘营。
军方仪仗队在机场为约瑟夫·甘特举行了庄重的仪式,站在冰冷的灵柩旁,她痛哭失声:“亲爱的,自你别后,我从未远离,我一直在这儿等你。”
有人说,爱要趁早,因为,没有爱情会在原地等你。其实,能够在原地等待的爱情,才是现世最安稳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