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狗在人们心目中形象似乎不佳,“狗腿子”、“狗仗人势”、“狗急跳墙”等均含贬损之意,自然没有多少人愿意给自己起带有狗字的笔名,现代革命家、文学家瞿秋白有多个笔名,其中一个笔名为“犬耕”,说起这个笔名,是有些来历的。
1920年10月,应《晨报》和《时事新报》的招聘,瞿秋白和俞颂华、李宗武以特派记者的身份赴苏俄采访。在赴苏俄途中,瞿秋白曾和俞颂华、李宗武商量采访方法,因为此前他们并无新闻记者的经验。俞颂华说:“我们此行,本是无牛则赖犬耕,尽我们自己的力量罢了。”瞿秋白取“犬耕”的笔名,恐怕与受俞颂华此言影响有关。同时,瞿秋白生年属犬,他幼年便戏称自己为“猎犬”,这也可能是“犬耕”笔名产生渊源之一。
另外,瞿秋白曾有一段时间担任我党的最高领导人,曾把这一岗位喻为“以犬耕田”。茅盾曾经问起瞿秋白笔名“犬耕”寓意,瞿秋白说:“我搞政治,好比使犬耕田,力不胜任,耕田本是用牛的,狗耕田当然就耕不行了,我就是那权当充数的耕田的‘犬’。”他进而解释道:“这并不是说我不做共产党员,我信仰马克思主义是始终如一的,我做个中央委员,也还可以,但要我担任党的总书记诸如此类的领导全党的工作,那么,就是使犬耕田了。”这番话既有自谦的成分,也包含冷静的自我解剖,说明瞿秋白自己并不愿意当领袖,他之所以被推上党的最高领导岗位,是同当时斗争环境之复杂和党在幼年时期的不成熟密切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