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三忠陈邦彦简介 陈邦彦怎么死的?

陈邦彦是南明著名抗清英雄,为岭南三忠之首,曾经积极组织民间义士,进行抗击清军的活动。

岭南三忠陈邦彦简介 陈邦彦怎么死的?

1603年,陈邦彦出生在顺德龙山的书香门第之家,字令斌,号岩野,自幼接受良好的教育,博学多才,十八岁的时候考中秀才。

陈邦彦考中秀才之后,多次参加乡试,都以落榜不中而告终。科举受阻的情况下,陈邦彦跟随父亲在大良开馆授徒,创办锦岩书院。

在教授学生的同时,陈邦彦不忘提高自己的学识,他精研《周易》、《毛诗》和经世致用之学,密切关注国家大事。在当地官员遇到某些问题的时候,他甚至还能针对实际情况,提出能够顺利解决问题的建议。

陈邦彦满腹经络,却科举不中,许多人都为他不平。他本人对此倒并不在乎,科举难成,就专心教学。授课二十余年,收徒千余人,成为当时南粤一代硕儒名师。后世著名的岭南三大家,都是陈邦彦的弟子。

崇祯十七年,吴三桂开启山海关,满清铁骑终于攻破中原最大的防线,定鼎中原。而在这个时局之下,福王朱由崧联合明朝遗臣在南京建立弘光小朝廷,抵抗清军的入侵。

值此国难当头之日,关心时事的陈邦彦坐不住了。面对外族入侵,国将不国,陈邦彦当即结束讲学,写数万言的《中兴政要》,提32条抗敌救国方略。他痛呼:此时不思报国者,非丈夫也!只身赴南京,想要将此进献给弘光帝。

陈邦彦筹措满志,留下《舟发珠江承诸子携酒饯送次韵赋别》:扬尘伐鼓发江干,变徵声高七月寒。夜渡可能知大漠?日边何处是长安!杯因惜别兼贤圣,策为忧时杂管韩。燕石自惭仍跃冶,归来休笑旧儒冠。之作,满腔热血赶赴南京。然而令人嗟叹的是,他殚精竭虑思索的救国方针,只得弘光帝一句褐衣徒步一迂儒。

不久之后,弘光小朝廷覆灭,唐王朱聿键被一批文臣武将拥戴在福州称帝,建立隆武朝。隆武帝在读了陈邦彦的《中兴政要》之后,十分赞赏,下旨请陈邦彦速速赴闽,共商国事。陈邦彦于是参加隆武朝乡试,中举人,被任命为监纪推官。第二年,升兵部职方司主事,协助苏观生防守北线。

清军压境,猛攻赣州,苏观生按兵不动,陈邦彦多次请战都未获批准。不久之后,赣州失守,清军大举进攻,郑芝龙公开投敌,隆武帝遇害,隆武小朝廷步入弘光后尘。陈邦彦率军抵挡东北两面来敌,最终因势力弱小难以支撑,向南撤退。

时局艰难,广州陷落,陈邦彦仍然坚持抗清,往来于各地,联络抗清义士,组织大家共同抗击清朝。当时清朝朝廷,对陈邦彦这类人十分仇恨,重金悬赏。

顺治四年,清军巡抚佟养甲突袭顺德,抓走了在龙山避难的陈邦彦的两个儿子和一位妾室。佟养甲以此作为人质,写信招降陈邦彦。虽然血亲被捕,心痛难忍,但是陈邦彦最终还是选择了大义。他在招降书上回:妾辱之,子杀之,皆唯命。身为忠臣,义不顾妻子也。一妾二子,因此被清军杀害。

同年陈邦彦与陈子壮密议进攻广州,在清远兵败,本人被俘,随后被清军杀害。陈家遭株连,全家遇难,只有长子陈恭尹恰好在外,躲过此难。后来继承父志抗清,晚年隐居,成为著名诗人。

查看更多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链接:http://gs.zidianfy.com/gushihui_29942/
上一篇: 卖落叶
网友关注故事会
精品推荐
热门故事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