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行动打破“不可能”

1950年,20出头的郑小瑛来到当时最负盛名的莫斯科音乐学院学习作曲。她似乎注定就是为音乐而生,六岁学习钢琴,十四岁精通各种乐器并且多次登台演出。在莫斯科音乐学院里,郑小瑛的才华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她的曲子时常被学校交响乐队拿去演奏。

用行动打破“不可能”

有一次,在音乐厅看见指挥师正演奏她的曲子,她被那种意气风发深深吸引住了,一个理想由此萌发:“我要成为一位优秀的指挥家!”

从那以后,郑小瑛一有时间就跑到音乐厅去看表演,当然,最主要的是暗中学习指挥技巧,还时不时找机会向教授求教。回到宿舍后,她就对着自己的曲子开始练习指挥,同学们都取笑她说:“难道你想成为一名指挥家吗?别白费力气了,因为那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同学的话其实不无道理,当时全世界的女性地位都不高,有机会接受音乐教育的女性已经很少了,更何况是女性指挥家?虽然不敢说全世界绝对没有一位女性指挥家,但在当时,他们都没有听说过。指挥家,似乎是专属于男人的职业。

“难道女性就不可能成为指挥家吗?”郑小瑛在心中发问。没人能给她答案,能给答案的人只有她自己!

此后,郑小瑛在指挥上的学习和锻炼更加勤奋了,从表情到手势,从眼睛到心灵

机会总是属于有准备的人!有一次,学校里组织一个音乐盛会,郑小瑛所作的一首曲子被选进了演奏曲目中。而观众席中,有两位响当当的人物:苏联国家歌剧院的指挥海金和莫斯科音乐剧院的指挥依波拜因。谁都没有想到的是,正当音乐指挥走上台子的时候,他居然扭伤了脚,一个踉跄跌坐到地上,全场一片惊呼。工作人员很快跑过去扶住教授,同时还有人把椅子搬上指挥台,想让他坐在椅子上指挥,但那同样不行,因为他扭到脚的同时也碰伤了肘部。教授摇摇头,全场不知如何是好!

郑小瑛一下子从椅子上站起来,在一片惊愕的目光中,走到那位教授的面前一鞠躬说:“我以艺术的名义向教授申请接过您手中的指挥棒!”

面对这样一张年轻而坚毅的脸,教授找不出任何理由拒绝,他把手中的指挥棒递给了郑小瑛。她转过身,对乐手们点头示意,指挥开始了:只见指挥棒在她的手中时而急促有力,时而缓和悠扬,音乐就像是从她指挥棒上流淌出来似的,时而奔腾如雷,时而平静似水,她那热情奔放,气魄雄伟的指挥蕴藏着无比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简直无懈可击,完美无瑕,就连那位扭伤脚的教授和观众席上的海金、依波拜因也频频点头。一曲结束,掌声四下雷起,海金和拜因更是对郑小瑛做出了这样的评价:“她,将来必定是一位卓越的指挥家!”

当天,海金正式向郑小瑛提出邀请,让她进入苏联国家歌剧院深造指挥艺术。“艺术应该属于任何人,不应该有性别之分!”海金说。进入国家歌剧院后,郑小瑛刻苦学习,先后成功地指挥了《托斯卡》、《茶花女》等一系列苏联经典歌剧,在苏联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查看更多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链接:http://gs.zidianfy.com/gushihui_25550/
网友关注故事会
精品推荐
热门故事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