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小故事讲的是关于:司马迁忍辱著《史记》。
话说苏武被匈奴单于扣留以后,汉武帝大为震怒,立刻派贰师将军李广利带兵征讨匈奴.李广利带三万汉军在酒泉附近与匈奴右贤王的军队交战,双方互有胜负.
第二年,武帝又派骑都尉李陵率步军五千深入匈奴的领土作战.李陵是李广的孙子,他年轻力大,箭法精熟,又十分爱护士兵,因此他带领的军队战斗力很强,汉武帝也极看重他.不幸的是,由于他孤军深入,终于被匈奴抓住了弱点——匈奴王且侯单于召集左右贤王共七、八万的骑兵将李陵的五千士兵团团围住了.尽管战士们英勇奋战,以步战杀死了数千敌人的骑兵,但终因寡不敌众,弹尽粮绝,只剩下了几十人,李陵又让战士们将汉军的旗帜及身上的贵重物品埋入地下,作最后一次拼杀.
眼看自己周围只剩下十几个战士了,而且大家都已筋疲力竭,再也无力抵抗了,李陵才含着眼泪对仅存的几个士兵说:“我们已经没脸回去了,大家留条性命待以后寻机会报效大汉皇帝吧.”于是他便投降了匈奴.
李陵投降的消息使汉武帝大怒.他在朝堂上让官员们议论这件事.几乎所有的大臣都谴责李陵贪生怕死、叛国投敌,只有太史令司马迁为李陵辩护.他说:“李陵面对十数倍于自己的敌军,仍带领兵士浴血奋战,杀死的敌军比自己军队的人数还多.他战斗到弹尽援绝,不得已而降敌,也许日后他还会找机会报效朝廷的.”
不料司马迁的这番话触怒了武帝.因为他知道司马迁与李陵是好友,因此认定司马迁是在为李陵的叛国投敌辩解,说他是存心对抗朝廷.于是他一声令下,将司马迁下了监狱.
司马迁是史官世家.他的父亲司马谈也是汉朝的太史令.他们的祖上在周朝时就当过太史.司马谈是一个学识十分渊博的人,他曾掌管汉朝的天文、历法和负责记录历史文献.趁此机会,他收集了大量的历史资料,计划写一部全面记述中国历史的“史书”.但由于工作量巨大,他自己又年老多病,已经不可能全部完成这项工程了,因此,他在临终前郑重地嘱咐儿子一定要完成自己的这个遗愿.
司马迁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他从年轻时便开始博览群书,积累资料,而且还不断地到全国各地去游历,通过访人问古,考察各地的历史名胜与古迹,从民间了解历史人物和他们的事迹,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和地理环境,获得了历史典籍上所没有的大量翔实丰富的史料.他曾三次大规模出游,南至今天的江、淮、湘、浙,以至四川、云南,北至长城内外,东至今河南、山东直达滨海,西至陇西,足迹踏遍了整个长江和黄河流域.
正当司马迁进行了长达二十年的知识积累,开始写作这部历史巨著的时候,李陵事件发生了.当时朝廷专管刑法的廷尉杜周,为了迎合和讨好皇帝,竟给无辜的司马迁判了“腐刑”(就是残害人的生殖器官).按照当时汉朝的法律,被判了刑的犯人是可以用钱来赎罪的.但是,司马迁只是一个穷书生,他家虽世代为官,却又十分清廉,根本拿不出赎金.因此,他只能屈辱地受刑.
遭受如此的酷刑,是人生的奇耻大辱.这对于一个正直清高的知识分子来说,他本来已经没有勇气再活下去了.但是,父亲的遗志还没有完成,自己用一生的精力所搜罗的材料,以及想要表达的观点和思想,难道就这样付之东流了吗?他又不甘心.
经过了无数个日日夜夜的痛苦煎熬,他终于想通了——周文王被纣王关在里,纣王还残酷地杀害了文王的儿子,并且将他儿子的肉做成肉酱让他吃,文王仍能忍受这么巨大的痛苦而在牢中写下了《周易》这部书;孔子一生困厄不得志,但他却孜孜不倦地教育学生,并且写下了《春秋》一书传于后世;左丘明两只眼睛全瞎了,还以巨大的毅力写成了《国语》;屈原遭人排挤诬陷,楚王一点也不理解他的一片爱国之心,反而将他流放,他却写出了名著《离骚》;孙膑遭朋友庞涓陷害,被砍掉了两脚的膝盖骨,他还能忍辱负重,写出了《孙子兵法》.中国历史上的这些伟人,都能不顾自己个人的不幸而发愤著述,完成自己的人生志愿,自己为什么不能呢?于是他决心抛弃个人的悲痛与屈辱,效法这些古人,去完成自己的宏愿.司马迁出狱后,汉武帝让他当了中书令.他以巨大的毅力忍受着从朝廷上下投来的鄙视与嘲讽的目光,又经过了十数年坚韧不拔的艰苦努力,终于以自己的生命与血汗,完成了这部空前伟大的历史巨著.这部著作,当时称做《太史公书》,后人便称它为《史记》.
《史记》记述了从我国古代传说中的黄帝开始直到汉武帝太初年间的历史.全书有五十多万字,分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和七十列传.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历史的记述,既翔实细致、严格地忠于历史,又爱憎分明,有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他鞭挞黑暗、表彰正义、反对贪暴、同情弱小.与此同时,《史记》里的人物描写和情节叙述也形象鲜明、生动活泼,使它不但在史学上,而且在文学上,都具有重大的价值.
以上是字典网为您提供的小故事:司马迁忍辱著《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