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小故事讲的是关于:美国的象征——自由女神像。
到过美国纽约的人,一定会对纽约港入口处的自由女神像留下深刻的印象.清晨,晨光熹微,自由女神像气宇轩昂.她头戴桂冠,身披长袍,一手捧着著名的“独立宣言”,一手擎着代表自由的火炬,脚上还戴着刚挣断的镣铐.夜晚,在辉煌的灯光照耀下,自由女神像又显得高贵典雅,美丽端庄,犹如一尊巨大的玉雕,通体射出淡青色的光芒,与火炬那橙色的灯光互相辉映,显出一种难以形容的高贵的美.
自由女神像是美国的象征.但是,她其实不是美国人自己制作的,而是法国人民送给美国人民的礼物.
1776年,美国人民争取独立的战争得到了同样热爱自由的法国人民的大力支持;而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又深深地鼓舞了法国人民,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因此,到了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结束那一年,法国著名的史学家、自由主义者德拉布莱等人发起建立了法美协会,以增进两国人民的友谊.法美协会还决定,到1876年美国独立一百周年时,送给美国人民一件特别的礼物,以此表达法国人民对美国人民的敬意,同时也纪念独立战争期间的美法联盟.这件特别的礼物,就是后来举世闻名的自由女神像.
法美协会的成员、著名的青年雕塑家巴托尔弟荣幸地接受了创作这一雕像的重任.
这当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差使.但巴托尔弟胸有成竹,原来雕像的原型他早就有了.那还是巴托尔弟十七岁时的事了.1851年12月,拿破仑的侄子路易·波拿巴发动了政变,推翻了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激起了酷爱自由的法国人民的愤怒,巴黎民众纷纷上街游行.这天,巴托尔弟正在街上走,看到一支民众的游行队伍无所畏惧地走向荷枪实弹的军警,行进在队伍最前头的竟是一位美丽的姑娘.她高举着火炬,正气凛然,毫无惧色,勇敢地越过路障向前行进.突然,枪声响了,鲜血染红了姑娘的衣衫,她终于倒在血泊之中,为民主、自由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这悲壮的场面给了巴托尔弟强烈的震撼,从此,那年轻姑娘美丽而英勇的形象一直留存在他的心中.如今,他决定用这个形象寄寓人们对自由、民主理想的渴望.
但是这毕竟是多年以前的事了.要认真做起来,必须得有一个模特.到哪里去找呢?巧得很,在一次朋友的婚礼上,巴托尔弟无意中看见一位丰盈端庄、气质高雅的姑娘,活脱脱的一位古希腊女神的模样,使巴托尔弟的眼睛为之一亮.他打听到她叫让娜,也顾不得多想,当下就急切地请她帮忙做自由女神像的模特.
姑娘大大方方地答应了巴托尔弟的请求.这样,举世闻名的自由女神雕像的创作终于开始了.有意思的是,在雕像的创作过程中,艺术家和女模特的感情慢慢得到了升华,让娜后来成为巴托尔弟的妻子,双方谱写了艺术史上的一段佳话.
自由女神像的草图在1869年就完成了,但雕像的正式制作却开始于五年之后的1874年.因为雕像非常巨大,高达四十六米,连基座共达一百米.其中的钢架重一百二十吨,外面的钢皮重八十吨,因此工期很长.遗憾的是,在美国国庆一百周年时,雕像未能如期完成.于是,巴托尔弟只得带了雕像的一部分——一只高举火炬的手臂的模型去参加美国国庆纪念典礼.尽管这只是一只手臂的模型,但它优美的造型还是引起美国民众极大的兴趣.他们高兴地接受了这件礼物,并准备把它安顿在纽约港入口处的小岛上.
1885年6月,巨大的自由女神雕像被分为两百多块,在法国的里昂上船,运到了纽约.在纽约,一大群工人日夜奋战,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才把它拼装起来.其中光铆钉就用了三十万只,工程量之浩大可想而知.
第二年的10月28日,成千上万的美国民众簇拥到雕像脚下,观看落成典礼.当美国总统富兰克林宣布自由女神像揭幕时,顿时响起了惊雷般的掌声,人们敬仰地凝视着自由女神那刚毅、端庄的面容和丰盈、婀娜的体态.1916年,女神像安装了昼夜不灭的照明设备系统.从此,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从大西洋那边过来的人一踏上美国的土地,第一眼的视觉冲击就是自由女神像.
自由女神像象征了美国人民对民主、自由的追求.事实上她也形象地表达了世界各国人民对和平、民主、幸福生活的憧憬.
以上是字典网为您提供的小故事:美国的象征——自由女神像。